党史故事分享人:
1934年10月,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。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、三、五、八、九军团及中革军委纵队、中央机关86000余人,被迫离开江西瑞金,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
1934年12月12日,红34师来到江华桥头铺附近的牯子江渡口。陈树湘见渡口雾气蒸腾,死一般寂静,就命令部队作好战斗准备,抢渡牯子江。当渡船行到河心时,埋伏在对岸的江华民团开枪了。江华民团头子发现陈树湘是红军指挥员后,命令一个枪手,瞄准了他。一枪打来,击中陈师长腹部,他身负重伤。战士们用担架抬着流血不止,脸色惨白的陈师长,由江华界牌向道县四马桥方向退却。他强忍巨痛,在两个战士的搀扶下,继续指挥战斗。陈树湘环视着身边这些可爱的战士,舔了舔干烈的嘴唇,语重心长地说:“敌人的目的,就是要消灭我们,恨不得我们跟他们拼。看来,原路返回已不可能了。大家作好突围的准备。”陈树湘说到这里,伸出惨白而冰凉的手,与参谋长王光道的手紧紧握在一起。他们的子弹打光了,机修员牺牲了。敌人叫啸着扑向洪都庙……
抓到一名红军师长,敌人高兴得发狂。陈树湘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,毫不动摇,拒医绝食,坚持斗争。何湘无奈,只好于1934年12月18日拂晓,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,向上司邀功。上午8时许,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附近时,陈树湘趁敌不备,咬紧牙关,忍着巨痛,将手从伤口伸入腹部,使尽全力,大叫一声,绞断肠子,壮烈牺牲。时年29岁。实践了他“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豪迈誓言!
一百年来,我们党从十几个人的小队伍逐渐壮大到现在9000多万的党员,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让每个中国人铭记于心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、用党史,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100年来,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满怀坚定忠诚的信仰,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,传承艰苦奋斗的作风,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,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的先进性、展示着党的光辉形象,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、可亲可敬的先进模范人物。
每一段革命历程都有着非凡的价值,通过对党史的不断学习,让我们对于现在的生活倍感珍惜。知史爱党,知史爱国。我们会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、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,不断向英雄们学习,让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